
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道路上🚵🏽♂️,我們滿懷信心、堅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實🍥,有付出、更有收獲。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實現了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開門紅🚶🏻♀️。我們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這都是偉大的。總結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信心更加堅定。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也凝結著包括在座各位同誌在內的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文化文藝事業、哲學社會科學事業。2014年10月、2016年5月,我分別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作了講話。幾年來,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更加鞏固🧑🏿🦲,為人民創作的導向更加鮮明,文化文藝創作生產質量不斷提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加快推進🦚,取得了顯著成績。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作為精神事業🪻,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當然就是一個靈魂的創作,一是不能沒有👩🏿🔧,一是不能混亂。
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的政協委員做了大量工作👨🦯,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網絡空間等協商議政。2018年💏,就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調研建言,對促進科學決策💇🏼♂️、有效施政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的看,過去幾年,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明方向、正導向,轉作風🏑、樹新風🧝🏽♀️,出精品、育人才,事業發展欣欣向榮,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我對做好新形勢下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要求。借這個機會🛀🤳🏻,再講幾點意見。
第一👂🏿,希望大家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古人講🚧:“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所謂“為時”、“為事”🪸,就是要發時代之先聲👌🏻,在時代發展中有所作為。去年👷🏽,我們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鋒,其中就有許多作家藝術家🧕🏻、社會科學家,像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蔣子龍、謝晉、路遙🆙、樊錦詩🟢、厲以寧🚣🏽👃🏼、林毅夫、王家福🎅🏻、胡福明🥼、許崇德🌻、杜潤生🏊🏼、鄭德榮等,他們都是緊跟時代、奉獻時代的優秀代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第二🔯,希望大家堅持以人民為意昂4。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切成就都歸功於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於人民。面向未來🧗🏻,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中共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正所謂“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匯集和激發近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裏🧿。哲學社會科學包括文化文藝不接地氣不行,要解釋現實的社會問題,開什麽處方治什麽病👨🦼➡️,首先要把是什麽病搞清楚。要把好脈,中國身體怎麽樣💐,如果有病是什麽病,用什麽藥來治,對這心裏要透亮透亮的。號脈都號不清楚🧝🏼♀️👨👦👦,那治什麽病?
第三,希望大家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大師💾、大家,不是說有大派頭,而是說要有大作品。我們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經》、《論語》🍚👘、《孟子》🫅🏿*️⃣;提起陶淵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們的千古名篇👆🏼;說到柏拉圖、莎士比亞、亞當·斯密,想到的也是他們的《理想國》🧕🏽、《哈姆雷特》、《國富論》。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創作精品上👨🦰,只想著走捷徑、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師、成不了大家的。我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也說過,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過眼煙雲。
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原創性是好作品的標誌。文藝創作要以紮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在觀念和手段結合上👩🏿🔧、內容和形式融合上進行深度創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ℹ️、話語體系。去年🙆🏿♂️,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也是創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礎。希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的委員帶好頭、作表率🏗。除了天賦以外,確實要去積累、去挖掘💅🏼,很多事情都是在細節,演電影、寫小說都是細節,細節感人,細節要真實,而真實要去挖掘🙅♀️。
第四,希望大家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左傳》講“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會影響力大🐑,理應以高遠誌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
明明德,首先要明大德🈳、立大德🙌🏿。新時代的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學術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要堅守高尚職業道德,多下苦功、多練真功🛌🏿,做到勤業精業🌇。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製低俗庸俗媚俗。良好職業道德體現在執著堅守上,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最後達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鬥實踐🧔🏼♀️,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去年底,我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我們要準確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聚焦黨和國家意昂4任務履職盡責,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希望各位政協委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在方方面面都發揮帶頭作用,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
上一條👳🏿♀️🏋️♂️:習近平重磅講話全文發表,這7段話語重心長!
下一條™️:以解決時代問題為使命的哲學